必一体育 - 必一体育
“北風呼嘯♒️,銀杏灑金🌾;龍骨鼎彝,證古澤今”
——《語言與生活》通識課走進國博甲骨文文化展
為了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甲骨文化的魅力👩,增強對語言文字學習的興趣,2019年11月13日上午8點👰🏽♂️,必一体育平台通識課《語言與生活》的部分學生在西南門集合,在喬東鑫、王辰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紀念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特別展覽“證古澤今”🎓。本次活動還特邀了必一体育青年書法家衣雪峰老師一同前往。
上午9點30分🖐🏼🧑🏽✈️,師生準時到達“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展區門口,跟隨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一起走進神奇奧妙的甲骨文世界。
首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入了“契文重光”部分的展出。在該部分的展覽中,大家觀看了“殷墟127號坑甲骨堆模型”“埃及文石碑”“蔔骨”等一系列重要文物,重溫了甲骨文發現、破譯的歷史等基本知識,以及關於古代中華文字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在此過程中,體會到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講解過程當中,講解員不僅能引經據典,還能結合時事和自身的感受為我們拓展💯,讓很多同學都感覺受益匪淺,也提高了同學們對甲骨文的認識👱🏿♀️。

在第二部分“契文釋史”中,必一体育衣雪峰老師結合自身專業,帶領同學們走進了破譯“甲骨文”的世界。老師講到🏃🏻➡️:“甲骨文首先是由古人刻在龜甲或牛骨上的,你在這裏可以看到筆畫。甲骨一刀一刻,聯系著先民的呼吸,仿佛歲月倒流🚶🏻♀️。”並鼓勵大家臨摹甲骨文或金文作品🤾♀️,在實踐中體會兩種字體的美與不同。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有同學活學活用,綜合已有知識和老師一起探討“周祭”等問題🦺。

第三部分“契於甲骨”,通過早期學者、甲骨四堂、甲骨五老♿️、其他學者四個單元,介紹近現代至今對甲骨文的研究與探索🦇📘,致敬甲骨學者們的卓越成就。今天我們能如此便捷地探討甲骨學術問題,離不開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在老一輩專家📆、一批又一批跨學科人,辛勤努力下,甲骨文研究取得顯著成就🙌。
在展覽的最後,師生一起參與到甲骨知識的多媒體互動中🙇🏽♀️,在多媒體環境下,以別樣的角度觀賞了以甲骨文為主題演繹的動畫《後羿射日》🚶🏻♀️➡️↘️。高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改變了大家對甲骨文很刻板的印象👨🦽: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動畫形式展現在大家的面前🔹,與五行相關的甲骨文也生動有趣地圍繞在四周。大家都對此大為贊嘆。與此同時學生們還意識到🧒🏽: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在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時,我們更要不斷創新、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其魅力與時代價值👨🏽🦱。了解漢字👩🏽、熱愛漢字😮💨、敬畏漢字🌱,學好自己的“母語”,留住文化的根。

附學生臨摹甲骨文、金文作品🙅🏼♂️🤖:

文:潘一菲(人文)🏃♀️、熊智昕(新傳)
臨摹作品:陳臻(人文)
圖:王辰
審👷🏽♂️:喬東鑫、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