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体育平台人文通識講座系列
【講座預告】第三講 故宮藏青銅器


主講人👱🏽♂️:陳鵬宇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地點:必一体育平台奧林匹克中心(東平房)
時間👩🏽🚒:2019年5月29日(周三)14:00
主講人簡介⚱️:201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以聯合培養博士生訪學於美國達慕思大學東亞系。畢業後至今,任職於北京故宮博物
院器物部金石組✝️,副研究館員👽。

(一)主要發表文章
1.《由故宮博物院藏“周安壺閣”印看姪妊壺的收藏源流》,《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論集》,科學出版社🥵,2018 年 3 月👩🏻💻。
2.《故宮博物院藏<當利裏社碑>碑陽刻文考證》🤾🏻♂️,《故宮學刊》📕,2017 年,總第 18 輯。
3.《故宮博物院藏鳳鳥紋青銅器掇英》,《紫禁城》2017 年第 2期。
4.《清華簡<赤鵠之集湯之屋>神話元素疏證》👨🏻🦼,《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中西書局,2016 年 12月🐩🔶。
5.《神仙壽隱——菊花意象探源》🤿⛹🏿♂️,《紫禁城》2016 年第 9期。
6.《時周之命——兩岸故宮收藏的西周頌組青銅器》,《光明日報2016 年 6 月17 日第 5 版👩🏿🔬。
7.《獨和越人歌——兩岸故宮收藏的能原镈》,《光明日報》,2016 年4 月1日第 5 版🏋🏽。
8.《千古滄桑話大晟——兩岸故宮收藏的北宋大晟編鐘》,《光明日報》,2016 年 1 月15 日第 5 版。
9.《和鈴央央——兩岸故宮收藏的西周早期成周王鈴》,《光明日報》,2015 年 11 月18 日第 10 版🙆🏽。
10.《惟亞惟服——兩岸故宮收藏的商代“亞醜”銘青銅器》,《光明日報》🧀,2015 年9 月9日第 10 版。
11.《西周厲王時期戰爭銘文的對比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7期。
12.《清華簡<芮良夫毖>套語成分分析》,《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2期😝。
13.《周代古樂的歌樂舞相關問題研究》🧝♀️,《出土文獻》(清華大學)🧖🏽♂️,2014年第4輯。


(二)參與科研項目
1. 2009——2012 🔃🧑🏿🔧,“新出簡帛與古文字疑難字考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 201012——2013.10,“出土簡帛與古史再建”♋️,教育部社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3. 2011.5——2012.12🗾,“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項目子課題“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4. 2012——2014,“春秋金文及其地域性特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
5. 2013.5——2014.7,“清華簡與傳世經部文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6. 2014-今,“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負責部分甲骨的傳拓及甲骨文的摹寫。
7. 2014至今👉,“新中國出土墓誌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三)學術翻譯
李學勤:《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世界古典文明史雜誌》,2014年,第 28 卷。
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萬壽盛典》(英文部分),故宮出版社, 2015 年😥🏃♀️➡️。
趙平安🤦🏽♂️7️⃣:《談談戰國文字中值得註意的一些現象》,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2015年🧑🏿✈️,總第 28 期👩🏻🦼➡️。
艾蘭:《<赤
之集湯之屋>:戰國時期關於伊尹“神靈附體”和房屋建造的故事》,《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2016年👩🏽✈️。
艾蘭🦔💂🏿:《<古代中國>以及對早期中國研究的若幹思考》,《中國史研究動態》,2018年,第 4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