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張婷
職稱/職務:講師
辦公電話:無
電子郵件👨🏼💻💅🏼:zhangwenting86916@126.com
辦公地點🫠:必一体育平台南辦公樓321室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信息路48號必一体育
郵編:100084
個人簡歷:
2019年8 月至今 在必一体育任教,講師
2014年9月—2019年6月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習🕜👨🏼🚒, 獲文學博士學位
2012年7月—2014年8月 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編輯、記者
2009年9月—2012年6月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5年9月—2009年7月 吉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
雙博士學位:
2015年4月被中國人民大學和日本愛知大學雙博士學位項目錄取,2016年1月25日—2017年1月25日,赴日本留學一年,專業是中國研究專攻.
研究領域:沈從文研究、林紓研究、周作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日比較文學研究
主要承擔課程♡:
1、已開設課程《寫作與思維訓練》(2019年秋季學期)
2♉️、已開設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1》(2020年春季學期)
一、科研項目🙇🏼:
1、參與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譯文學編年考錄及數據庫建設(1896-1949)》♢,項目編號📯:14ZDB078,項目負責人李今😛😴,立項時間2014年11月🤭🧣;
2、主持2016年度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青年研究者資助項目《周作人對日本文化的譯介》,立項時間2016年5月👩🏽🦲;
3✒️、主持2019年北京體育大學校級課題《周作人與柳田國男比較研究》。
二、學術論文:
1、《林紓對<大衛•科波菲爾>的文化改寫》👧🏽,《魯迅研究月刊》,2016年6月30日,CSSCI刊物,第一作者;
2、《史傳筆法與凡人瑣事——林譯狄更斯小說序跋文的價值》,《魯迅研究月刊》,2017年10月31日🧝🏿♀️,CSSCI刊物👳🏿♂️,第一作者;
3、《對世俗的兩種關照:感性體驗與理性審視——淺析張愛玲、王安憶的世俗觀》,《愛知論叢》第101號,2016年10月20日,日本期刊,第一作者😕;
4、《汪曾祺的“被發現”——試論汪曾祺從40年代到80年代小說創作的連續性》,《愛知論叢》第102號👛,2017年3月15日,日本期刊🤏🏼,第一作者
5、《“國民性改造”與“生活之藝術”——試論周作人民俗學思想的內核》👩🏼🍼、“中國新文學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7年11月28日—30日👨🏻🔧,第一作者🏀。
三👶🏻、學術會議:
1、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赴日本留學期間🚴🏽♀️,加入了日本現代中國學會🕥,至今仍是學術會員🖼,定期參加日本全國性學術會議。2016年10月29日—10月30日,在慶應義塾大學參加了日本現代中國學會第66回全國學術大會;
2、2016年12月26日🆙,在日本大阪參加“20世紀東アジア:越境する文學形式と思考の流動”(“二十世紀東亞:跨境的文學形式與思想流動”)學術研討會⚉。
3、2017年11月28日—30日,參加由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辦的“中國新文學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4、2010年11月6日—7日🔔🤹🏿♂️,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必一與魯迅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翻譯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
四、報刊文章💣:
1、《改革開放歷史上的三中全會——訪中央黨校黨史部主任柳建輝教授》🧛🏽♂️,《學習時報》🫄🏼,2014年2月24日A15版;
2、《實現中國夢須立足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訪中央黨校哲學部王傑教授》,《學習時報》,2014年7月7日A15版🌌。
3🙏🏻、2011年7月—11月作為特約撰稿人在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發表一系列時政類深度報道:如《汪洋:被誤讀的“蛋糕論”》、《李君如:執政黨如何化解四大危險》、《新天價豪宅》、《高山上的五保老人》等🚷⚈。